2017年將加快出臺長效機制
■本報見習記者 杜雨萌
回望2016年的樓市,大體可以用初期溫和、中期暴漲、后期降溫來概括。在新一輪調控過程中,管理層始終堅持因城施策、一城一策的原則,既確保三線、四線城市去庫存的需要,又遏制一線、二線城市過度上漲勢頭。從第四季度各地樓市交易數據來看,政策組合拳狙擊了部分炒房需求,使整體市場步入到相對平穩的狀態。
問市場 房價為何加速上漲
今年伊始,全國樓市逐步從2015年的階段性低點向上攀爬,并在京滬深三大城市的帶動下,進入全面普漲局面。受此影響,一方面今年土地拍賣金額創下歷史新高,另一方面,以高溢價、高總價、高單價為代表的“三高地王”地塊頻繁露臉。
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,2016年全國300城經營性用地成交金額為19769億元,相比2015年增加23%,創下近三年新高,僅較2013年減少1779億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2016年全國300城土地市場成交建筑面積40977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28%,成交規模連續第三年收窄,且同比降幅不斷加大,僅為2013年成交建筑面積的四成。
克而瑞研究中心的一位分析師告訴《證券日報》記者,2016年樓市成交面積縮水,但成交金額不減反增的主要原因在于,自2015年以來,整體寬松的貨幣環境及熱點城市房價的持續上漲,推高了市場的價格預期。
據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12月20日,全國共計成交336宗單價、總價地王,數量再創新高。整體來看,總價地王集中在一線城市及部分熱點二線城市;單價地王則絕大部分聚集在一線城市。
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當前房地產市場過熱的主要原因與貨幣、信貸政策有直接關系,表現為居民加杠桿購房與企業加杠桿購地兩個方面。
版權聲明: 凡本網注明:來源:xxx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他問題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會盡快處理,謝謝合作。